我為各位講兩則科學家小故事:
有一次,費曼訪問歐洲核子研究機構(CERN)。
工作人員帶費曼去看巨大的粒子對撞機。費曼問:「這些機器用來做什麼的?」
工作人員說:「費曼教授,這些機器是用來驗證你的理論的!」
「花了多少錢?」
「3千7百萬美元。」
費曼笑說:「你們這麼不相信我的理論嗎?」
1919年,當愛因斯坦的學生告訴他,愛丁頓在日全食觀測裡找到了驗證廣義相對論的證據,愛因斯坦說:「我就早知道了。」
學生追問:「但萬一結果是不相符呢?」
「那麼,我會為上帝感到惋惜。我的理論是正確的。」
我們會問,科學家不是應該謙虛謹慎的嗎?為什麼費曼和愛因斯坦會說出如此大口氣的說話呢?
當然,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科學家也是人,也會對事物有個人喜好。兩個故事裡,我們看出費曼和愛因斯坦都對自己的理論有相當信心。
然而,他們的信心並不是純粹個人喜好。他們的信心是基於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一)他們知道他們提出的理論能夠解釋所有過往實驗和觀測數據;
(二)他們的理論能夠對未來更精密的實驗和觀測作出預言。
這兩個理由,可說就是科學精神的精髓。另外,理論在數學結構上的「美」很多時候亦是科學家對理論產生一定信心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在面對非常龐大和堅實的實驗或觀測結果與理論不相符時,科學家不會堅持理論正確,反而會第一時間拋棄自己的理論。對科學家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永遠正確。最重要的,是我們能看見更多大自然的美。
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費曼或愛因斯坦是錯誤的,我相信他們不會覺得氣餒,反而會說:「我不明白,但很有趣。」
就像門得列夫說的:「很好,那麼我們繼續工作。」
封面圖片:《漫畫費曼》
Like this:
Like Loading...
Related
By David Yu
David Yu is the father of Simba and an Astrophysicist. He obtained his PhD in Astrophysics from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of Extraterrestrial Physics, Germany. He was formerly a postdoc at the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weden, and is currently a lecturer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 served as the host of the RTHK TV31 programme Science Night, the Depute Editor-in-Chief of the Taiwanese Science Magazine Physics Bimonthly, and the Science Consultant of Stand News. The books he authored include Dr David’s 21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 (2021), Space – A Down-to-Earth Astrophysicist (2021), Time – A Spacetime Journey of Astronomy and Physics (2019), and Secrets from the Stars (2017).
View all of David Yu's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