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和學問

很多人可能覺得探訪冥王星沒什麼大不了,股市跌兩毫或者某明星 gathering 才比較關心。 沒有問題的,這只是反映個人對世界的好奇心的重點放在哪裡,我絕對尊重。 所以我現在就以簡單易明的比喻,說說人類能夠把新視野號送到冥王星,究竟是一件怎麼樣的事? 冥王星很小,半徑只有大約 1,200 公里,不到地球的 5 分 1。 冥王星離地球非常非常遠。因為冥王星的軌跡比地球的軌跡更加橢圓,而且其公轉平面也比地球的更加傾斜,平均地冥距離大約是地日距離的 30 倍。 想像冥王星是一個足球,那麼冥王星距離地球就好像高雄距離香港那麼遠。如果冥王星是一個放在高雄的足球,那麼把新視野號送到冥王星,就好比把一粒塵埃從香港拋到放在高雄的足球旁邊。 這就是新視野號任務的難度。 同時,這也是許多人在追求學問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難度。 不論任何學問,從來沒有不勞而獲。不需經過驗證和思考的,不會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 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我們會學到很多很多。過程可能很辛苦、令人很氣餒,但克服困難後而獲得的滿足感,是只有經歷過這過程的人才能夠明白的。 如果你不明白,請相信我,試一次。一生,至少要試一次追求知識、學問的感覺。 我向你保證,這會是世上其中一種最美好的感覺。 冥王星,你好嗎?謝謝你的等待,地球人仍未放棄追求這感覺。 延伸閱讀: NASA 新視野號主頁,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東西:https://www.nasa.gov/mission_pages/newhorizons/main/index.html 《新視野號探索冥王星》- 余海峯 《飛越邊際:冥王真面目》- Edward Ho 封面圖片來源:http://imgur.com/gallery/aAt54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