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並沒探測到外星巨型結構

今年初,一份系外行星天文學論文 (Boyajian et al. 2016) 引起了熱烈討論。香港和海外各大新聞媒體都爭相如此報導:天文學家有可能發現了外星生命建造的巨型結構。

這份論文討論由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Kelper Mission) 發現的一個系外恆星 KIC 8462852。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是專門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系統的太空望遠鏡,設有非常敏感的測光和光譜儀。多年以來天文學家尋找系外行星的主要方法都是測量恆星的細微擾動,利用牛頓重力定律計算出其旁邊看不見的行星同伴。這個方法只能找出巨型的類木型氣體行星,因為類地型的細小岩質行星對其恆星的擾動非常小,難以探測。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主要利用另一個手段去尋找系外行星。當行星繞到恆星與地球視線之間,就會遮擋了一部分由恆星發出的光。透過監察恆星亮度的週期性突然下降,就能計算出該行星繞行的週期、距離恆星的距離、行星的大小等等數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測光儀非常靈敏,截至 2016 年 5 月已經發現了超過 1,200 個系外行星,其中約 45% 是岩石型行星。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 2009 年升空至今短短幾年之間,其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已遠遠超過過去幾十年所發現的總和。

KIC 8462852 的初步數據分析是由業餘天文學家負責的。由於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持續監察超過 150,000 顆恆星,天文學家根本沒有足夠人手去處理和分析其非常龐大的數據量。因此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團隊開發了一個網上平台,名為 Planet Hunters。業餘天文學家可以利用平台上的研究工具去分析恆星的光變曲線。當他們發現恆星的光變曲線有著週期性的光暗變化,就可以利用 Planet Hunters 上的討論區與其他人討論或者交由專業的天文學家作進一步分析。任何人有興趣可以參與這個計劃。

Screen Shot 2016-07-17 at 15.24.30
KIC 8462852 的光變曲線,可見最巨型的亮度下降至 0.8 以下。(Boyajian et al. 2016)

今次發現的恆星 KIC 8462852 之所以特別,並非因為發現了其行星系統。相反,這是因為沒有發現到行星系統,同時卻探測到有不規則的光暗變化。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光譜分析, KIC 8462852 是顆常見的 F 型恆星。可是 Planet Hunters 卻發現其在短短 80 日內有至少 7 次不規則的光暗變化,其亮度下降可達超過 20%。

天體物理學中所有的恆星模型都無法解釋如劇烈的光變曲線。不規則的光暗變化也把行星排除在解釋之外,因為行星不旦難以遮掩高達 20% 的光、其遮擋星光亦應為週期性的。因此 KIC 8462852 引起了天文學和業餘天文學界的熱烈討論。

已故著名天文學家、科學普及家卡爾.薩根 (Carl Sagan) 說過:「非凡的斷言需要非凡的證據。」對於如此非一般的光變曲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天文學家非常仔細地檢查了 KIC 8462852 的數據,確定這絕非由人為、機械或電腦錯誤引起。

Boyajian et al. (2016) 的論文裡討論了各種可能性,並以嚴謹的數學去論述每一個可能性的優點和缺點。論文作者們認為最有可能的解釋是,恆星的光被彗星或類行星的碎片遮擋。他們更計算出原天體的質量下限為地球質量的 0.05%、直徑約為 100 公里。作者們亦承認,這個假說雖能解釋大部分的數據,但仍未能解釋其中一些細節,例如其未能對 KIC 8462852 的紅外線觀測提供一個可靠的限制。

而最重要的是,整篇論文從頭到尾從沒提出過是外星巨型結構遮擋 KIC 8462852 星光的假說。所有「發現了包圍 KIC 8462852 的外星巨型結構」的報導全是記者們自己的憑空猜想,完全缺乏嚴謹的數學計算支持。我更看見有科學報導員引述大學研究員說的「我們不能排除外星巨型結構的假說」然後大造文章。這就是斷章取義的結果:你問一個誠實的科學家,他當然會如此回答,因為事實上現有數據真的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但這不代表這可能性是高的;其他可能性,如 Boyajian et al. (2016) 討論的類行星的碎片假說,更為簡單直接、可能性亦更加高。

你可能不明白我為何這樣執著。原因是在科普界有一種近乎偽科學的現象,文章寫手喜歡利用一些聽起來有趣的題材去吸引讀者。這樣做雖未至於偽科學的程度,但亦是對科學精神的扭曲、誤導讀者。在今天的香港,我們稱之為語言偽術。我們可以輕易地提出無窮多種「不能被排除」的假說。這些斷言的問題是,並非每個可能性的機率都是一樣的。而這些「不能被排除」的假說的機率,相比起學術論文裡討論的不完美但簡單的假說的機率,往往都是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這不是什麼所謂的「科學霸權」,這叫做「科學精神」。

或者,這叫做「誠實」。

Boyajian et al. (2016) 論文 “Planet Hunters IX. KIC 8462852 – where’s the flux?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nasa.gov

Planet Hunters 計劃:planethunters.org

延伸閱讀:

費曼誕辰:談科學精神、機率和不確定性》- 余海峯

封面圖片: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W. Stenzel (OSC)/Artist’s Concept

6 thoughts on “人類並沒探測到外星巨型結構

  1. 你的標題也是錯了,科學家到今天都沒下定論是因為沒有科學常理可以解釋它,你又能確定我們沒探測到????? 你能下定論???

    看看你的標題吧,我也是醉了,去你的科學精神!

    Like

    • Hi Jason, thanks for the comment. Have you read my article and understand it? I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I discuss the scientific method: Occam’s Razor. According to the logic of your comment (if I understand your Chinese correctly, sorry we do not use English slangs in Chinese) then the alien hypothesis for the origin of life can also “not be excluded”. The point is there is no evidence for it. Similarly, the case here for KIC 8462852 according to Boyajian et al. (2016) shows no evidence for it.

      As science communicator, I believe we scientists have greater responsibilities in telling the stories of our research to the public. Cheers, David.

      Like

  2. 的確!必須破除並杜絕不斷在網路上氾濫的偽科學及謠言愚弄人類智慧,例如特斯拉的「太陽系皮殼理論」,在特斯拉提出的那個年代,當時連太陽系的模型都尚未搞清楚,而現在連遠到宇宙邊際的類星體都可觀測到了,結果古時候的理論現在反被少數有心人拿來利用,編造成邪說歪理,消費真正的學術理論,其內容幾乎可以當成一篇極短的超級科幻小說了,唯一慶幸的是,羅馬不是一天可造成的,千年以來,歷代的人類科學家所共同堆砌的科學,成就了現在的科技,如此堅固的磐石當然也絕對不會是一天就能夠顛覆的!

    Liked by 1 person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