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我們的科學剃刀

首先,大家來想想一個問題:小明考試不合格。以下那一個解釋最有可能?

A) 小明沒有足夠溫習。
B) 小明溫習準備充足本應滿分,老師討厭小明所以故意給他低分。
C) 小明溫習準備充足本應滿分,外星人看不順眼,用黑超特警組的閃光筆消除了他溫習的記憶。

以上三個可能都能夠解釋「小明考試不合格」這一個觀察。在沒有其他資料補充下,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 A。為什麼我們不會選擇 B 或 C ,或其他解釋呢?

在我們選擇不同的可能去解釋一個觀察時,有一個原則叫奧卡姆剃刀 (Occam’s Razor)。這是邏輯學家 William of Occam 在 14 世紀提出的一個原則,意指我們應該把不必要的假設劃去。

以上 A、B、C 三個可能都可以解釋為何小明考試不合格。比較 A 與 B ,兩者都說小明做了一件事:有足夠或沒有足夠的溫習。A 的「小明沒有足夠溫習」已經能夠直接解釋他為何不合格,而 B 卻多出了一個假設,就是老師故意給他低分,才能解釋他為何不合格。同理,C 需要更加多假設,例如有外星人存在、外星人看小明不順眼、外星人用黑超特警組的閃光筆消除小明記憶等等。所以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在沒有其他補充資料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選擇 A:小明沒有足夠溫習。

你會說我廢話無聊,任何一位家長都知道小明沒有足夠溫習才會不合格!這當然,因為我們每個人每分每秒都不自覺的在使用這剃刀原則。你看出窗外,樹木在輕輕搖晃,你會認為是有微風輕輕吹過,而非有隱形外星人在推動樹技。你回家吃飯,連續幾天沒有斬料,你會認為是你給太少家用,而非全港燒味停售。你在公司去廁所爆完石,發現沒有廁紙,你會認為是上一手用完無公德心不放回一卷新的,而非全大廈一起猜你會在今天這個時候去這一格廁格然後拿走廁紙夾埋整蠱你。

人是很有趣的動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分每秒都在使用這常識般的簡單原則。可是,當人類面對一些本來不熟悉的議題或情況,有時反而會選擇相信比較複雜的解釋。這個情況,在科學歷史當中非常常見。例如在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之前,西方人類普遍認為是有隱形的天使在推著地球和行星圍繞太陽運行,而且千萬年來從不感到疲倦之餘、軌跡亦從不出錯。後來,我們知道這是因為萬有引力遵循平方反比律,行星橢圓軌跡能夠直接用數學由萬有引力定律推導出來。然而在今天,著名歌手 B.o.B. 又說,地球是平的。


[Neil deGrasse Tyson 在電視公開反駁 B.o.B. 的片段]

另一個例子是物種演化,從前絕大部分的人認為有一個或多個神、造物者、外星人或 whatever 創造了地球上的一切不同物種。但地質、考古、遺傳學的證據都告訴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從一個最初的生命演化出來的。然而在今天,神創論、智慧設計、 New Age 之流仍不斷散播與上述所有證據、發現都不相符的理論。

奧卡姆剃刀,原本就是常識。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需要在科學裡特別強調這把剃刀。我認為這是人類這個自認為聰明的物種的悲哀。在科學裡,有些東西是事實,無可反駁的,例如重力、演化,鐵證如山。沒錯,牛頓重力公式是錯的,被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取代了。但這不代表你跳樓不會死,只是死的時間會相差了億萬分之一秒。有一些人,往往打著「科學定律不是完美」的口號,胡說八道,例如 New Age 之流。若你只是自己相信這些胡言亂語,那你只是可憐、可悲的;但若你有意無意地四處散播這些偽科學,那你就不單可憐、可悲,更是可恨。

最後,我有另一個問題:大學生衝擊大學。以下那一個解釋最有可能?

A) 學生獨立思考後認為這是正確的事。
B) 學生獨立思考後認為這非正確的事,但學生卻被其他人煽動。
C) 學生獨立思考後認為這非正確的事,但學生一起吸了毒,然後一起在中毒的情況下跑回大學。

有些事情,本來就是常識,只是我們當中很多人都習慣了安逸、習慣了不去思考。我真的希望,我寫的文章、我做的科普工作,能夠幫助這個社會。

Advertisement

By David Yu

David Yu is the father of Simba and an Astrophysicist. He obtained his PhD in Astrophysics from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of Extraterrestrial Physics, Germany. He was formerly a postdoc at the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weden, and is currently a lecturer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 served as the host of the RTHK TV31 programme Science Night, the Depute Editor-in-Chief of the Taiwanese Science Magazine Physics Bimonthly, and the Science Consultant of Stand News. The books he authored include Dr David’s 21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 (2021), Space – A Down-to-Earth Astrophysicist (2021), Time – A Spacetime Journey of Astronomy and Physics (2019), and Secrets from the Stars (2017).

2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