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論學問

我們不應該用教育背景或專業去標籤任何人。要知道,任何一個尊重學問的人,最基本的就是對人對事的態度:誠實。很多時候,我們必需要承認,我們對 comfort zone 以外的事物,理解真的並不多。

我會尊重其他人的專業,特別是我理解不深的行業,我往往非常欣賞。為什麼?因為在他們的角度看過去,他們對這世界的了解比我多啊。為什麼我們要看不起或者去批判其他人的專業?

且讓我引用一些人的說話:

古希臘哲學家阿里士多德 (Aristotle) 說:「把是說成非,或把非說成是,叫做錯;把是說成是,或把非說成非,叫做對。」

“To say of what is that it is not, or of what is not that it is, is false, while to say what is that it is, and of what is not that it is not, is true.”

文學家梭羅 (David Thoreau) 說:「甚於愛、金錢、諾言、名望、公平,給我真相。」

“Rather than love, than money, than faith, than fame, than fairness, give me truth.”

物理學家費曼 (Richard Feynman) 說:「對於一項成功的技術,真相必須凌駕於公共關係,因為大自然是不能被欺騙的。」

“For a successful technology, reality must take precedence than public relation, for Nature cannot be fooled.”

這些不同背景的人,他們所寫的文字之間,你覺得有共通點嗎?

有,就是誠實。無論你讀的是文學或者科學、你喜愛的是音樂或者詩詞、你做的是工程還是電腦,只有一件事你是必須要做的:對事實,你要誠實。

誠實,也就是學問的基石、學問的價值、學問的精神。

也請讓我以我所熟悉的專業去做例子:

科學的一個重要價值,是任何科學理論都可以被新的觀察數據修正、替代。在科學中,沒有「權威」這回事。一個好的科學理論,至少應該具有下列特點:

  • 它可以使我們根據理論作出預言,用最少與最簡單的假設解釋最多的實驗與觀測數據;
  • 它可以被事實所證偽。換句話說,它可以被事實證明為錯誤的。

歷史告訴我們,就算是一向不相信「權威」的愛因斯坦,也有因為自我思想封閉而犯下錯誤的時候。實際上,愛因斯坦常常犯錯。他曾說過:「上天為了懲罰我藐視權威,而使我自己也成為了一位權威!」

科學之所以可信,是因為科學不會因為提出理論的人的地位而去判斷理論重要與否。當然,科學家也是人,歷史上科學被「權威」壟斷也時有發生。不過,到最後事實還是會戰勝偏見,就如同伽俐略所說:「不管怎樣,地球還是在動。」

科學一向給人的感覺是對人類自身的存在重視不足,我認為這是大眾對科學及科學家的誤解。古代的人之所以會對萬物產生好奇心,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因為我們希望認識自己:

「我們是誰?」

「為何我們會在這裡?」

「我們是由甚麼構成的?」

這些都是歷代科學家、哲學家所關心的問題。

一直到現在,我們都還在尋求答案。一些問題的形式或許已經改變,但我們仍能感受到「人」在這些提問背後代表的價值。

我相信,人文和理性本為一體。我亦相信當我們不理解其他人所理解的學問時,我們要做的,是去學習,不是去批判。學問,其實就是出於對世界的好奇心,可是很多人卻似乎忘記了這一點。

封面圖片是費曼在玩他的非洲鼓。費曼一生都對世界保持好奇的心:他是一個物理學家,卻花很多時間去學畫畫、打鼓。他曾公開表演非洲鼓、辦過自己的個人畫展、試圖破解古瑪雅文明的文字、自學開鎖,更被專業鎖匠封為「神人」、做生物學和心理學研究等等。

世上的學問多到學不完,我只希望跟費曼一樣,多花心思去了解、學習、欣賞。

7 thoughts on “論人、論學問

Leave a comment